2012年1月12日

人民老大午後約會 從內而外談選舉變革

樓乃潔 (苦勞網記者)
責任主編:張心華

從2004年唾棄藍綠的「百萬廢票運動」、開始自組人民老大的參選經驗,到2010年五都議員選舉的百花齊放,推出「開開團」、「性福團」、「算障 團」、「苦工團」、「原動力團 」等,橫跨同志、跨性/別、妓權、身障權、勞工、原住民族等多重社會議題,社會運動積累能量不停捲動著這些低邊社運工作者的政治想像,直到今年「人民民主 陣線」的出爐,除了以「混團」形式所強調的彼此看見(相關報導),在文化上面,除了長期以音樂作為社會運動媒介的黑手那卡西之外 ,還有網路電視「蓬萊仙島」及善於雜耍的火盟應援團等,越來越年輕、多樣化的人民老大文化實踐。

7日下午,人民民主陣線於耕莘文教院大禮堂舉辦「人民民主‧午後約會」系列活動之「做個人民老大,變革選舉方法」,在2012立委選舉只剩下兩個禮 拜不到的時間裡,各個老大輪番上陣,透過彈彈唱唱以及生命故事的接龍,繼續告訴自己也告訴別人,什麼是「人民老大精神」,以及人民老大如何看選舉、如何做 老大。

人民老大歷年參選經驗回顧

目前為港湖團人民老大一員的賴香伶表示,2004年的百萬廢票運動讓他們認識到台灣還有許多人對藍綠之外的選擇,是有期待的(相關報導), 也因此鼓勵了他們的自主參政,從2002年王芳萍、張通賢出來選立委,到現在人民老大累積了4、5次的參選經驗,這當中他們也一直在摸索屬於人民老大的選 舉模式是什麼,而那個方法論也是一次次經驗累積當中的做中學,從造勢、插旗、穿背心等模仿主流政治的選舉文化,到認清這群人民老大自己的長相─外面的人看 他們「怪怪的」,而他們自己也不懂「拉票」、「騙票」這類的選舉花招。直到去年(2010年)開始,以「組小團」為單位的選舉模式,讓內部對選舉開始有一 種有別於主流的,對「群」的想像。

(攝影:張榮隆)
然而長相浮現的同時,也面臨必須與主流政治做出更多對話的挑戰,去面對一般人覺得這些小眾團體「憑什麼」、「選不上」、或「根本來自某樁腳」的質 疑。賴香伶說,這些「很複雜、也很現實」;不過另一方面,透過團跟團之間的互唱、互訪、做歌等等的不同文化形式,這些開始長出來的橫向經驗,其實是讓人民 老大更有條件可以「不使用外界認為的選舉規格」來看待自身,而這就是一個,比過去更進步、自我辨識的一個過程。

到底人民老大的精神是什麼?賴香伶認為:「我只要知道,我做的每個動作,我的每個談話方向,我要影響和企圖的方向是什麼,我就是一個很清楚的人民老大運動者」。

面對外界疑惑「你們究竟是社運團體還是政治團體?」,人民老大王芳萍說,「我們期許我們是社運團體,也是政治團體」,能夠把每天都當成在參選,讓運 動與政治成為一個與時俱進的過程。2011年的人民老大混團參政互學,在王芳萍的眼中,就是為了要呼應民主是要「面對差異,尋求共識」,而「我們從自己開 始做起」。

另外,關於去年「人民民主陣線」的立案登記,王芳萍解釋道,當初是因為選票上有一個政黨欄,而「如果我們不去登記一個團體或政黨的名稱,我們就必須 掛無黨,但我們不願意我們是不被辨識的一群人」,所以儘管內部的人都明白團體本身還沒有走到成立一個黨的條件,也不認同主流政黨目前的遊戲規則,但還是取 了一個「人民民主陣線」的名稱立案,不過自我認同上,更接近是一個純粹的「參政團體」,而非「黨派」。

各種老大,以及他們的參政經驗分享

目前身兼士林/萬華與中正/大同兩區總幹事、都市苦工團老大的周佳君認為,選舉過程中的「方法就是目的」,重點是在這個過程中,尋找與他們志同道 合、對兩黨惡鬥已然覺醒的政治公民。「我們要票,但我們更要人」,周佳君說,這次設立的目標是找到一千個人民老大及老大之友,目前已經有兩百個人民老大及 三百位老大之友的加入。

透過發傳單及到處舉辦論壇,周佳君認為,即使不是團所推派出來的候選人,但是在選舉的過程中,每個老大其實都是政治主體,會需要拿起麥克風跟陌生人 與街頭民眾對話,告訴別人我是誰,我如何從自己的生命經驗去看政治,以及我為什麼要加入這個團體,而這些都是跟主流政治裡,助選員忙著幫候選人美言、拜票 的方式很不一樣的地方。「每個人從自己的角度出發,去切入政治,就算是對政治疏離、厭惡、冷漠的年輕人,也可以從這裡作為他的起點。」
(攝影:張榮隆)
曾經在民進黨黨部工作、目前為苦工團老大一員的張迪皓,分享了自己的生命故事,他說,自己小時候曾經撒過謊,對老師說自己的媽媽不見了,其實 是害怕被別人發現自己母親從事「酒店大班」的身份,也因此譜寫出一首歌在現場演唱。張迪皓表示,因為出身比人低,學生時代必須辛勤打工,讓他對於這個世界 的貧富差距有一種憤怒和不服氣,加上去台北市府抗議卻被執政官員輕易打發的經驗,讓他瞭解參政奪權對於改變政治現況的重要性。 

炸年獸!(攝影:張榮隆)

在性福團與苦工團裡的老大們,有人本身是土生土長的萬華人,參選過程,他們試圖設計一種導覽模式,來打破一般人對萬華所 持有的負面觀感,也告訴別人他們對於萬華的想法是什麼;中正萬華區的周志文、大同士林區的夏林清則採用到夜市「炸年獸」(對不喜歡的政治人物圖片丟砲)的 另類互動方式,吸引民眾在街頭跟他們討論政治。

開開團今年雖然沒有登記參選,但裡頭的老大依舊上街頭與民眾對話,並且尋找可以切入的同志參政議題,但去年開開團面臨的一個巨大危機,則是許多老大 的離去。離去的老大覺得他們沒有時間或沒有條件繼續參與,也有人疑惑是不是真的想要一起奪權參政,這些種種,包括還在開開團裡面的團員也會問自己:「留在 這裡的意義是什麼」,而這些對於的老大們來說,都是非常真實的體驗,正代表著人民老大的另一種樣子。開開團裡的一位團員沮喪表示,自己今年雖然放下了個人 的考試及生涯規劃,選擇花更多的時間做組織工作,卻仍然沒有找到一個方式,讓其他沒有條件常來開會,但有意願加入的人可以走進開開團。

參與在基隆選區淘汰郎團的劉念雲說,一開始是因為在工傷協會工作的經驗,讓她有一種不想再幫兩黨政治人物擦屁股的心情,雖然一開始勾動她參與人民老 大的切入點是對階級和勞動議題的關注;但後來也想加入開開團,是因為慢慢覺得其實自己的生命經驗可以擺在一樣重要的地方,而性少數與階級、勞動等其他議題 也並非無關。同時她也發現,對許多人民老大來說,這個向身邊親朋好友政治出櫃的過程,其實不比性少數者的性向出櫃來得簡單,不過對於這樣的政治方式,她有 信心繼續。

前年在大安、文山區代表開開團參選的王蘋表示,雖然開開團的人數現在已經比過去少了很多,其中的離開原因也有許多不同,但離開本身並不會讓這個運動失去繼續的動力,而「選舉結束並不是開開團的結束,更不是人民老大的結束」,未來能搞的東西還有很多。
同樣在今年,最後也選擇放棄參選的港湖團,團員平均年齡比較高,但一樣強調仍然保持著「人民老大」運動的理念和精神,最後在台上合力高歌了60年代的經典民權運動歌曲「We shall overcome 」。

(攝影:張榮隆)

去年甫成立的不合格公民團,組成的老大國籍背景最為多樣的,開會時,常常不知道要用哪一種語言溝通,可能台語、國語、菲律賓話、印尼語、泰國話等, 隨時都有可能會需要使用上。不合格公民團的老大李丹鳳,目前在國際家庭互助協會(TIFA)工作,雖然是外省人來台的第二代,當天卻以流暢的台語自我介 紹,而她說,這都是緣於參政經驗裡,必須頻繁與在地鄉親接觸、溝通所帶來的改變。李丹鳳說,參選過程裡,她們拜訪了很多移民姊妹們的小吃店,一方面瞭解其 生活地圖,一方面到小吃店舉辦論壇,讓小吃店也成為一個可以談論政治的公共空間。

「所有的老公、老婆、小孩都出場了,以他/她們自己的主體,來做政治現身」,李丹鳳說,這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,在講自己母語和政治理念的過程裡, 還要面對許多台灣人對她/他們參政條件的質疑。況且移民姊妹要進入台灣的政治脈絡裡面,其實也有一定難度,「光是要解釋什麼是立委、什麼是市長、什麼是議 員,各自是在做什麼的,我可能就要講三個小時。」
代表基隆參政團發言的顧玉玲表示,人民老大在基隆的參選,從2005年到今年已經是第六次了,除了選舉陣仗上越來越樸素之外,內涵也從原本的「弱勢 工人參政」,轉折為「尋找自主選民」的過程,透過一次次共決討論,摸索著組織前進的方式,而這個歷程,是從原本單純的政治現身,擴展到對內部自身組織的再 辨識與定位。這次基隆團與淘汰郎團及原政團的混團參選方式,也讓他們學著去練習把過勞、工傷、原住民等議題,透過舉辦論壇的方式,與基隆小市民的生活產生 連結。

慢政治,好嗎?

去年(2011)12月30日,由苦勞網實習生們邀請人民老大上苦勞網talkshow對談,當首投族遇上人民老大,彼此對政治的看法也擦出不少亮眼火花。
 選前兩個禮拜不到的時間,不去外頭掃街拜票,而是到處舉辦談話性說明會,這樣的政治,會不會太慢了點?王芳萍在日前「【苦勞Talk Show】當首投族遇上人民老大」 的節目中曾表示,慢政治代表著一種過程,試圖去摸索更多種實踐民主的可能,所以不只圖選上這件事,而是過程中的民主扎根如何可能。她強調,慢政治就是不想 要成為第二個民進黨,輕易背叛過去,當選後落人把柄。當天身為來賓之一的張迪皓也強調,他認為慢政治不代表不在乎選不選得上,「我們當然想選上,而且我們 希望儘快奪權」,但不能在圖快的過程裡,犧牲掉候選人和選民之間關係的品質。

當天在苦勞talk show節目被詢問的幾個問題,王芳萍也帶到了現場一一分享、回應。不管是跟已經認同「人民老大」理念的人、還不清楚「人民老大」理念的人、或者去質疑挑 戰「人民老大」理念的人,在這個不斷解釋的過程裡面,透過問自己也問別人,讓參選的人、陪選的人、核心的人、非核心的人,都可以看到人民民主陣線的變化與 成長,然後也呼應到他們對自己角色的定位和對參選的詮釋:候選人跟選民之間的關係,不是只有在選舉這一天、而是365天,每天都要去彼此看見,去發生對話 和長出東西來的。而所謂的民主政治就是這樣的一個運動過程。社會運動與政治運動不是一個可以被切割的,而是同時存在,同時發生的一個過程。


至於「如何讓每天忙著打工的年輕人有參與人民老大政治的方式和機會」以及「回應主流選民對其他非弱勢社會議題的期待」,王芳萍說,這些都是對於人民 民主陣線來說,現階段很真實而必須去面對的問題,因為她希望不只是今天台下三百多位群眾,而能讓更多還在外圍的人,有朝一日也加入人民老大的行列裡面,但 她也承認這些問題仍「待解決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